青春前期大腦發育第一階段:學習的鴻飛期!
青春期開始時,大腦的邊緣系統會變得非常敏感,無論是興奮或沮喪的程度都比從前劇烈、對別人(尤其是同儕)的意見和評價更加在意,而外顯的行為就是青少年展現令父母煩心的情緒化行為;兒子是10歲4個月開始。
因為大腦興奮、敏感、易沮喪、在乎評價,所以孩子開始想很多,而且是狂亂的想、鑽牛角尖的想;兒子從10歲4個月起,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要想心事,以前他從來不會想心事,總是倒頭就睡。兒子11歲整進入了神經質的山頂區(性荷爾蒙激素釋放過度造成體內焦慮,再加上腦子亂麻程度也接近頂峰。但此時記憶力開始大爆增),晚上睡覺時燈一亮就醒、開始無意識不停地摳指甲,指甲都摳壞了、若看緊張的電影,開始會流大量手汗(11歲4個月達到了山頂點,開始下山;11歲9個月的時候終於離開了神經質的山頂區~停止摳指甲、晚上又睡得熟了、看緊張電影時也不會流那麼多手汗了......)。此時孩子每天需要大量運動,就像每天打一針鎮定劑來抵消體內性荷爾蒙帶來的焦慮。
此時期,青少年會致力追求刺激強烈的感受,心理學家稱之為「刺激尋求特性」。連與父母親的對立、吵架、衝突也是刺激尋求特性的一種。所以當父母覺得孩子可惡的程度已到達想要摑他巴掌的時候,就表示他的青春期第一階段已經開始(代表男孩子在看不見的第二性徵已經開始啟動發育)。
什麼是刺激尋求特性?比如:在孩子的前面放一個大大的紅色按鈕,但是警告他~「絕對不可以去按它,如果孩子做了會有被處罰的後果!」~但是這階段的孩子看著這個又大又紅又光滑的按鈕,仍會控制不住自己,最後還是按了它......現在就要擁有,管不到到天長地久。兒子曾經對我說:「媽媽,我知道當我在電腦上寫作的一個小時內不應該偷玩電玩,也知道自己做了五次十次總有一次會被抓包,然後得到一個處罰遠遠大過我五次十次的偷;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還是忍不住地要去做,而且停不下來......。」這是一種除了不在乎棉花糖的未來酬賞,另外還含有偷雞摸狗的刺激感(愈被禁止的事情,偷起來愈有刺激感);這段時間對孩子來說,愈越叛逆愈能達到自己刺激需求感,是處罰與獎勵最不管用的時期。
這種容易興奮、更愛追求刺激、愛冒險、愛和朋友鬼混的「初生之犢不畏虎」,有可能會帶來相當大的危險,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孩子身邊就有刺激興奮源,例如家中就有槍枝......如果沒有父母的謹慎約束,很容就闖禍。
這也是原本乖巧的孩子開始頂撞父母的時期;同時也是孩子腦部一團亂麻、過量生產的時期。此時期的孩子易生氣、明知故鬧(是兩歲小叛逆的升級版)。同時也是父母最痛苦、無力的教養撞牆期,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愈處罰修理孩子,孩子愈要對著幹、衝突也愈烈。
父母不明白此時孩子的大腦皮質正在經歷一波大擴張(孩子一生中灰質大幅增生有兩個時期:第一個是兩歲左右,另一個是就是這青春期最前期),青春前期灰質大量增加,在11歲左右達到峰值。灰質增生的意思是:神經之間的連結的路徑密度突然增加,好多的連結通道突然被造出來,讓每一個細胞之間都有連結,使孩子的腦具備了未來任何學習的可能,使孩子從此時開始學什麼像什麼,而且學得快。聰明的父母不會白白浪費這段時期,此時加強數學,會發現孩子從前的數學障礙,現在竟然能上手了,而且進步速度令父母吃驚;許多的資優生就是在此時開始加速,最後成了天才兒童。
這青春期大腦發育第一階段通常需要一到兩年的過程。此時也是青少年的身高狂飆期。
這段時期,父母可以做的不多:溫和的約束、隱藏生活中不必要的興奮刺激如:把3C早早丟到垃圾筒、儘量守在孩子身邊避免他闖禍、多帶出去運動消耗體內過量的性荷爾蒙焦慮、有機會的話加強學習課業。
青春前期發育第二階段:學習的精深期!
是突觸開始被修剪的時期(孩子頂撞幅度稍微減弱就表示開始剪了,兒子是11歲個4月開始)。這個修剪的程序是緊跟著在灰質停止大幅擴張之後開始,大修到14歲時大動作完成。同時,在這個階段,前額葉皮質會慢慢變得比較有組織,這是突觸修剪以及髓鞘形成的累積結果,資訊在大腦傳輸的速度會愈快,傳輸的距離也愈遠,因此高階的思考能力(所謂的「大腦執行功能」)會愈增強,從而增進青少年做決定、解決問題和事先規劃的能力。這是非常關鍵的階段,根據環境的不同,有價值的突觸會茁壯成長,而沒什麼存在必要的突觸就會被剔除掉。
這段修剪期,如果青少年長期處於重大的生活壓力或抑鬱,腦子就會產生狂亂的突觸修剪,該剪的沒剪,不該剪的剪掉了,以致青少年的精神疾病就從這裡發生。這時候家裡的環境應該要平和穩定,因為此時的青少年最需要心靜,讓他可以用自己的速度把每一件事情專心做完再進行下一件,給他一個沒有外來壓力的兩年,讓他常常想想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到底在意什麼、真理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在哪裡、未來想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跟這個世界的關係是什麼。我回想我在這段時期,待在高雄佛光山清靜了一個暑假(雖然我們家不是佛教徒),給我當時不穩定的身心一針強而有效的穩定劑;現在細細回想起來,它的影響延伸到我的一輩子,我非常懷念那兩個月的安靜清閒。
在這段突觸修剪與髓鞘變粗壯的時期,孩子的任何經驗只要試過一點,連結那部分的神經元根部髓鞘就變壯很多,以確保這條神經元不會被剪掉;經驗越多次,那條神經元的根部髓鞘就愈加粗壯,保證一輩子都不會被剪掉了。這段時間神經元根部髓鞘長粗壯得程度~一次的體驗值是其它時期好幾倍(這段時間體驗的閱讀、數學、樂器、運動、思考等等經歷的感受與形成的能力將堅如磐石坐落在孩子腦中裡一輩子;而抽煙、喝酒、吸毒、賭博、性行為的強烈興奮感受與經驗連結的神經元髓鞘也變強壯⋯也是一輩子的堅強頑固)。
如果孩子之前學了某項樂器好多年,但是在這個時段暫停了,其損失度將莫大無比!因為這段期間比人生任何其它時期忘得都快,非常可惜。像是有些小時神童,原本擁有大量有用的神經元在特殊才能上發光,但是由於在這段時期沒有被持續使用,突觸剪切就會把這些神經元剪掉,等到過完這二年,天賦就大量流失了;這可能就是"傷仲永"的真正原因。
又比如說,如果孩子有輕微的結巴,在這段突觸修剪與髓鞘變粗壯的時段裡,孩子努力控制自己每一句出口的話,這份自我控制力量會加乘好幾倍,非常有可能在這段時期結束前達成不再結巴的目標,並且終生不再結巴。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孩子本來沒有結巴,卻在這段時間裡面不斷嘲笑與模仿隔壁結巴鄰居的說話方式,並且持之到這段時期結束,那麼這孩子有可能未來在說每句話時,這段時期的強化經驗讓他脫口而出就是結巴的話,而且也是終生難改。
這段時期的所有體驗,好的經驗與習慣會持續終生,壞的經驗與習慣也將永留難滅。例如,過度刺激的電玩像是極速暴力賽車或暴力血腥槍殺敵人、色情影片的刺激、暴力殘忍血腥的電影、極限運動的親身體驗,都將粗壯孩子的這部分神經元髓鞘,容易使孩子在未來仍然尋求這種極度刺激興奮感來滿足腦內癮。這段時期是上癮的恐怖期,所以針對孩子的壞習摜一發現就要打碎。
如果孩子這段時間在學校的社交經驗與感受美好,會讓他一輩子擁有正向的出發點、充滿信心;如果其社交經驗是受傷的,則一輩子都會容易聯想到負面的感受,減低未來的人際活躍程度。孩子若能在這段時間被激發出對弱勢人的同情感(例如:多看令人感動的電影,兒子是從11歲4個月開始),他將來同理心的能力就愈強。
如果這段時期的大腦修剪錯亂、沒有修剪正確(多數因為外來壓力導致),則大腦將繼續維持之前狂亂的想、鑽牛角尖的想、極限放大的焦慮感受,而導致精神疾病;許多青少年的精神病症是從14歲開始出現苗頭,就是因為這段時期的髓鞘沒剪好。青春期是精神疾病的高發期,其中包括焦慮症、雙向情感障礙、抑鬱症、進食障礙、精神錯亂和藥物濫用。
父母之間的兇狠爭吵或對孩子的暴力相向也會深深鑲嵌在孩子腦中,此階段經歷的恐懼感會被無限放大烙印,是孩子未來焦慮症和無法信任親密關係的來源,一定要慎防。許多孩子長大成人後仍然維持神經質,晚上淺眠、凡事都預設到最壞的後果(所以生活比一般人壓力大許多)、對別人的臉色和批評特別敏感(不停地聯想放大,所以心情常常很難受),也都是從這時期經歷過的恐懼、加粗了這方面的髓鞘而形成的。這些大部分來自於家庭的不穩定。
青少年此時大腦需要安靜,所以許多青少年此時開始變得少話,對父母的話不理睬;兒子11歲9個月開始。
這段時期,父母可以做的事有很多,而且對孩子的一生有關鍵影響:
提供給孩子簡單清靜的生活、有規律的作息、減少外來壓力。
增加正向的溫和刺激如挑戰魔術方塊、全家出遊,避免孩子接觸暴力、驚悚、性的影片和電玩。
仍然在身高的衝刺期,多帶出去運動,以保證身高並消耗性荷爾蒙帶來的體內焦慮。
孩子在這段時間練習自律的次數越多,他未來一輩子可達成的自律目標就愈多、愈容易。
如果孩子在這段時間勤勞動手,他未來喜歡工作的正向感受與能力也更容易達成。
這時期也是學習能力最精華的時期~持續閱讀、持續練習樂器、持續和孩子討論人生價值觀、精深數學能力、開始做志工使之領會助人的快樂。
給孩子充足的發呆(放空)時間,才能使孩子的腦得以暫停、再蓄電,因為這時期腦電耗量特別大(學習的時候比以前用更多的腦能來加粗髓鞘、不學習的時候比以前用更多的腦能來剪掉神經元)!這階段是在家自學最划算的時期~想發呆多久就發呆多久,同時也保證能夠睡得飽。
P.S. 人生第一次大腦突觸修剪與髓鞘變粗期發生在幼兒的三到六歲。(三~六歲是學會閱讀最容易的時期。七歲以後才開始學閱讀,髓鞘變粗的速度已經大大的低於六歲)。
青春中期大腦發育第三階段:最容易犯下高端的滔天大錯,如駭客
14歲(最大幅修剪完成,開始小修)到17歲(煞車系統合格)是青春期中期。此時孩子的IQ已像大人一樣聰明、具有強大的破壞力,但是自我控制的能力還沒有發展好......就像是一台跑車還沒建好煞車系統就開上高速道路,此時最容易犯下滔天大錯!
雖然此時孩子的自制能力尚未完全,但父母親會發現孩子一天一天在進步,因為前額葉皮質會一步一步地變得比較有組織、大腦執行功能會一天一天增強,從而增進孩子做決定、解決問題和事先規劃的能力~鬧的成份愈來愈少、變得愈來愈講理、愈容易和他們討論事情;青少年初期所表現出來的那些誇張的行為正在一天一天消失;到17歲左右算是終於完整了基礎煞車功能,屆時才不用擔心車子開在路上了。
這時期父母能做的:使孩子知曉什麼是侵犯傷害別人的權益、鼓勵孩子遵守法律、帶著孩子持續多做志工使之強化同理心。
青春後期大腦發育第四階段:煞車系統開始有作用
從17歲開始進入年輕的成人,煞車系統開始有作用,不但IQ聰明像大人,基礎的自我控制能力也終於及格了。
在17~25歲這段期間,煞車還會愈來愈靈光,青少年會愈有能力克制自己的衝動,愈會考慮他們所做的決定可能有什麼長遠的後果,也愈能夠抗拒同儕的壓力。這時的理性思考過程不會那麼容易受到疲勞、壓力或情緒等因素干擾!此時期大腦各個系統互相連結的程度會愈來愈提高,尤其是前額葉皮質和邊緣系統之間的連結。這個現象會使得自我管理的機制愈加完善,也愈加穩定。
此時期青少年前額葉皮層還發展了一項重要功能:根據過往的經驗對未來進行假設性預判的能力,只需在腦內總結過去、考慮當前、假設未來,就可以直接得出後果結論,而不需要「親身犯險」。而這部分的發育程度會在17歲左右最快,然後直到25歲左右完全成熟(完全是成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了)。正如哲學家卡爾·波普爾(Karl Popper)所說,「『預見』會代替我們去死」!隨著認知功能的成熟,此時期青少年也會愈來愈趨向於選擇更豐厚、更長期的回報。
此時期的身高已經完全不長了。
此時父母能做的:讓孩子知道你愛他、在困難的時候有你可以依靠,然後就讓他自由地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