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此文指的是假意申請IEP的學生(不包括那些真正有需求的孩子)

 

什麼是IEP?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lans,很堂皇的名稱但是看不懂?白話言之就是指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在學生成績不會被打折扣的情況下,學校給予各種特殊優惠:

考試:時間加長、可擇天考試、自己一個房間沒有監考人員、有時甚至可以在家考試。

作業:加長延交期限,如果有病由甚至可以不交。

修低階課拿高階課credit:上ACP的課拿Honor credit。

有時可以在家上課:宣稱身體不適就可以remote上課。

 

 

美國目前的風氣是:學生只要有個簡易醫生單,學校就給IEP。證明好簡單~某個醫生寫說你注意力有點分散,你就可以拿到ADHD的IEP。與醫生說最近心情很緊張,你就可以拿到焦慮症的IEP。跟醫生說最近心情壞壞,你就能拿到憂鬰症的IEP。甚至亞斯柏格(明明學業並非弱勢),就能拿高功能障礙的IEP。

 

柏克萊大學今年一年級某系一班50幾個學生,其中30幾個申請到了IEP。這些打敗千軍萬馬好棒棒的學生們考進柏克萊,竟然個個都是殘?

 

兒子公立高中的學生們,早已瘋狂申請IEP,因為他們可以~

自己一人拿電腦在一間考(沒有人監督,但是有網路可以上網。。我們知道這會發生什麼。。)。

可以很多課在家裡上,甚至可以在家裡考試(我們知道這也會發生什麼。。只是更肆無忌憚。。)。

Honor班的IEP學生,可以拿ACP的較簡易試題來考試,但拿到Honor的修課紀錄。

IEP的學生可以考試考一半,明天再來考一部分,後天再來考完(考卷題目在第一次時就看光光了,第二天第三天再回來寫答案。。)。

在有時間限制的考試,IEP更是顯出優勢,有一次化學考試兒子只能有20分鐘差點寫不完,但IEP學生卻能有40分鐘。

IEP的學生作業可以遲交,如果是有理由的缺席,作業甚至可以不交。

 

三年前,隔壁鄰居聊天說她兒子有IEP,都可以在家上課考試,叫我也去申請,問我免費的福利為何不要?說很簡單就過了。她這兒子,國小國中時看起來根本沒有什麼問題,也許有亞斯伯格或是一些ADHD(說真的,這個世代伴隨手機長大的孩子,哪個沒有或多或少的注意力缺失),但外表根本就是一個挺正常的孩子。但他自從申請了IEP之後,就盡可能地待在家裡上課,父母出去工作時他就在家打電動(一邊上課),時常發出無人管束、失去內心秩序的癡狂笑聲讓我不寒而慄,身體開始變得癡肥尤其下半部,鬍子亂長、頭髮狂亂像流浪漢。他今年19歲了,順利拿到高中畢業證書,卻待在家裡不去工作也不去上大學。有時他父親忍不住升高分貝教訓他,他就回嘴說~「你們不懂我的可憐」。這對父母最後不但養出了真正殘障的孩子,而且是個廢人(真正殘障的孩子若懂得努力反而不會是廢人)。

 

這些父母親,要嘛是IEP背後的推手鼓勵孩子去申請,要嘛是不阻止地讓孩子自己去申請。這些父母向孩子傳達了~「你不用去公平競爭,公平競爭沒有價值,輕鬆得到才是王道。付出比別人少,卻拿得跟別人一樣,這才是真正的贏家。這是免費福利,不拿是笨蛋!」的價值觀。

 

 

申請IEP,孩子成績真的會升高嗎?答案是只有頭幾次。

 

在孩子剛開始有努力準備考試或作業時,寬鬆的限制也許可以多些分數。

可是幾次之後,孩子就學到了不需要花那麼多的努力學習去考試,成績也能靠這做法達到不錯的程度,孩子之後就會開始鬆懈,實力就會真正開始落後。

而且因為孩子體認到不再需要自律(計劃、準備、執行),而變得愈來愈鬆散(人的精神如果不是勤奮向上,就是往下摔落,精神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孩子的作業會愈來愈遲交,甚至超過遲交的期限,或者根本不交,如此一來,成績就會被扣分,總體成績就會下降(不如剛開始申請IEP時)。

 

兒子有個好友,這孩子看起來聰明,大提琴拉得可以,媽媽是小兒科醫生。他從國中就申請IEP,目前整個人看起來處於輕鬆無壓的狀態,但是成績卻沒有拉起來,到處都是B和C。我從旁觀察,以這孩子的智力,若是他願對課業有責任感,怎麼也跑不出A和B,不會到C。

 

 

申請IEP的負面效應有多大~

 

失去自信:這種孩子如何能有真正的自信?是拿到了好成績沒錯,但他們知道這不是自己真正的實力、不是真正的競爭結果,他們是心虛的。

 

失去自我高期許:IEP是低期待,是畢馬龍效應(教師的高期待會造就高能力的學生)的相反,不但老師對你低期待,連自己也對自己低期待。

 

失去自律:IEP養成拖延障礙,毀了自律精神。兒子和那好友同一天去了特別的field trip,兒子回來很擔心自己那天沒有做到的化學實驗,主動去和老師聯繫。那孩子卻說不想聯繫老師,不急著補做實驗,根本不想做實驗。某一天那孩子放學後有溜冰比賽,嘴巴上說不該吃垃圾食物會影響體力,卻禁不起誘惑還吃了兩份。

 

失去自尊:申請IEP的孩子散發一種訊息給老師也給自己~我需要被幫助!我是可憐的(poor me)!高自尊與低自尊的界線在於「我能自立自強 VS 我需要被幫助」。高自尊所做出來的行為會令人尊重,低自尊所做出來的行為是令人看不起的。這個自尊的標準同時也是恥的標準(反過來說~父母平常教導孩子哪些行為不對是恥,就在哪裡建立了孩子的自尊標準)。

 

失去勤奮、獨立、責任感:申請IEP是懶惰、投機取巧,最後造成不負責任的態度。

 

下意識自我催眠是殘障:朋友的弟弟年輕時無殘,卻在30幾歲老丈人去世後偽裝精神衰弱申請殘障,不用工作就能領福利,每天就窩在家裡打電動不幹事,每次人員來探訪時就在床上、椅上裝殘,久而久之裝殘裝到身體站不起來,變成真正的殘障。我的朋友背部脊椎受傷,明明可以申請殘障卻不願,他說~如果申請殘障,不光是別人看他殘,他也會看自己殘,那才是最可怕的。

 

助長了Entitled:低付出卻想要拿到一樣的報酬、沒有什麼貢獻卻敢張嘴要,這就是只想佔便宜的無賴。若父母形塑孩子成為無賴,最後終會反噬父母自己!


自信、自律、自我高期許、自尊、勤奮、獨立、責任感~這些我們父母處心積慮想讓孩子擁有的東西,現在卻親手毀了它!

 

父母讓孩子申請IEP,本來是想讓孩子在分數上佔點便宜,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讓孩子自廢武功、變成了一個廢人。我們做家長應該要有智慧,勿毁孩子終生最有價值的三觀,這不只是得不償失、因小失大,這簡直是毁滅性的傷害。

 

兒子某堂化學課限時考試,一半的同學來不及完成試卷,課後這些同學們就討論說他們也要去申請IEP。他們不會去想為何有學生仍然寫完試卷了,是否自己的程度不夠?應當加緊追上?孩子都有聰明的懶惰,家長要push,此時我們父母應要開導孩子,制止孩子做出短視近利而遺害終生的行為,因為我們比孩子看得遠。

 

 

PS. 美國公立學校的排名很大的比例,是根據「學校弱勢學生(underserved students)的成績是否超出預期」。這些申請IEP的假弱勢學生,卻有著正常學生的能力與成績,無疑是符合了學校的利益。在沒有更上級單位的監督之下,這些公立學校本著多多益善的態度,放縱IEP的申請。這種任由學生作弊、自己也作弊的學校,真的是我們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現代媽難當】 的頭像
    【現代媽難當】

    從前的我.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只有旅行去「有美國時間」的地方.尋找!🌱

    【現代媽難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