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阻礙成功的特質, α世代的小孩全有了】

注意力不停地移轉、失去好奇的探究心、片段的思考習慣、就怕浪費時間在長文長片上的 α 世代來了!你家小孩也有這四大特質嗎?

 

現為012歲的世代,也就是目前小學以下的族群,被定義為 α 世代(出生於2010年之後)。這些孩子多誕生在雙薪家庭、在豐沛的資源下的成長,是繼嬰兒潮後的富三代。他們與 iPad  Instagram 一起誕生,自幼的玩具便是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應用程式。

 

十年內,α世代的人口將達20億人,成為全球人數最多的年齡層。他們將在2040年成為社會的主要生產力。

 

之前長達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個人行動受限,驅使 α世代毫無抗拒地接受非實體的人際互動方式,並習以為常,也更深化 α 世代與數位產品的連結。遠距上課成為每個 α世代腦中的學習經驗,並使得他們盯在3C玻璃螢幕上的時間與機會都大幅增加,因此也被稱為「玻璃世代」。他們在線上遊戲的行為模式取代了我們以往與同伴在公園一起玩的經歷,這些沒有純真童年的α 世代正在虛擬與現實生活之間逐漸混淆失序。

 

個個都是數位高手的α世代,在網路上遨遊有如超人般的無敵,但卻養出了阻礙成功的四大特質~

 

 

特質一:持續力、專注力幾乎不存在

 

因螢幕上好玩的事物太多,α 世代就算對某些事物產生興趣,也可能持續不久。

 

如果你注意觀察成功人士,你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極其專注。 科學家發現保持專注的能力是一個人未來成功的重要指標,像史蒂夫喬布斯或比爾蓋茲這樣的許多有影響力和非常成功的人都強調了專注的力量。比爾蓋茲與華倫巴菲特第一次相識的時候,蓋茲的父親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張卡片,讓他們在上面各寫一個詞,描述究竟是什麼成就了自己,结果兩個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都是「專注」! 巴菲特還說:“專注是我人格中最强大的一部分”。

 

 

特質二:失去探究好奇的驅力

 

α 世代的父母多為 Y世代(3040歲),他們習慣用 Google 搜尋資料,而較年輕的世代則傾向以社群媒體裡的「#」標籤來檢索,但 α 世代則進一步簡化為「乾脆不要查了」。α 世代隨時都有源源不絕的資訊流入眼中、耳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內容,常會覺得「算了,改看別的就好」,馬上把注意力轉到其他目標,不想費心檢索查詢心中的疑問而選擇直接放棄,讓這些好奇被堆疊埋葬然後消逝,最後就長成了不會質疑求真、沒有判斷力的大人(與台灣108課綱追求的素養教育完全相反)。

 

每個人所能擁有的有價知識,都源自於探索;而探索的動力,都源自於好奇和疑問。 擁有好奇心的人,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收更深的知識以獲得更大的成長,所以成功者在追求成長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好奇心,是驅動一個人進步的最大動力。

 

 

特質三:只有片段的思考能力(或直白說沒有思考能力)

 

α 世代更強調在「時效上」的性價比,以「花最少時間」為最高原則來得到最大化的效用。例如對話或貼文以短文為主、以快轉方式看影片、文章只看摘要,力求以最快速的方式取得最多的結果。

 

優秀的思考者會成功,因為這些人總是在思考事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解決這事件的關鍵變數是什麼?最優解法是什麼? 所以善於思考的人會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同時也能創造機會、創造收入,讓自己的生活和專業都提升至更好的層面,改變人生。

 

 

特質四:不願嘗試,害怕失敗

 

在電玩遊戲時,α世代會先看網路影片的正解再說,而不願自己試著挑戰來破關。再以學校實驗課為例,過去二十年來教育界積極欲改善成~「由孩子自己建立假設,然後自己設計並進行實驗驗證來觀察,最後由孩子自己歸納出結論(先不管正確與否)」;但這用在α世代上則踢到鐵板,他們堅持要先知道答案,再去動手做實驗。這些是源自於孩子不想犯錯、不想失敗的念頭。

 

成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某種從天而降的好康。真正的成功者會自我挑戰,把失敗經驗當做教材,從中學習、記取教訓,終而成功。

 

許多有智識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都是~「具備能獨立完成工作的堅持與專注、不停止學習、擁有批判思考力、失敗也不放棄」這幾項好的人生特質,但 α 世代的養成卻與這些期望背道而馳。若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這大數據中的漏網之魚,一定要特別注意不要太小就給孩子手機或螢幕,教孩子多閱讀長文書籍,鼓勵孩子接受挑戰,在孩子失敗時陪伴進而轉化為成功,留給他們足夠的自由時間來思考或探究!

 

 

最新文章:

【新版SAT線上考試,當天考場流程實況:報到~結束】

孩子所處的恐怖世代:整個沒有同理心+自戀+無恥的社會】

 

推薦閱讀:

【美國公校數學崩壞:挽救孩子數學要靠家長自己】

【美國新興的AI高中:課程全面融入AI教學將帶來的傷害】

【孩子的英文從落後到超越白人同學】

【孩子幾歲之前去美國,可以說英文沒有口音】

【盲打~一學會,即刻起受益至終生,孩子幾歲適合學?】

【在美國移民孩子的雙語拉鋸戰】

【在美國讀小學,無壓的溫水裡煮青蛙】

【好友文章:兒子從全民英檢考四次才過,到成功前進美國大學】

【挑小提琴,我只看音質!其餘免談】

【擠進美國頂尖青少年交響樂團,教會我們的事】

【拉小提琴,把兒子練成雙撇子!】

【新版SAT線上考試,當天考場流程實況:報到~結束】

【當孩子讀完原文哈利波特全集,其英文詞彙量、藍思值、SAT及托福的掌握度】

【不學坊間速讀,10歲前靠閲讀量累積出正確的讀快實力】

【在家自學,如何申請AP考試】

【12歲整,完成五萬字小說寫作】

孩子所處的恐怖世代:整個沒有同理心+自戀+無恥的社會】

【台灣推行雙語教育的隱憂:雙語平行的傷害】

【今日美國明日台灣,108課綱不會降低升學壓力,只是轉換軍備競賽項目罷了!】

【男孩子肩膀幾歲開始變寬】

【男孩子,腳長到幾歲才停】

【角膜塑形片 又稱OK鏡,真能減少孩子的近視加深速率?!兒子親身經驗】

【疫情下的美國居家網課災情】

【現代媽難當!定、靜、思~抵擋現代盲目的教育洪流】

 

密碼文章:

 

【為什麼藤大重新要求 SAT?申請策略分析】

【14歲(國二)SAT考1560分~八個月的自學歷程】

 

【麻卅高中生菁英樂手選拔MMEA,考度到底有多難?】

【自學三年成果報告:13歲,大學微積分先修考試滿級分】

【兒子身邊的六個天才同學】

【10-14歲青少年前期,掌控是否成為天才或精神病的秘密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現代媽難當】 的頭像
    【現代媽難當】

    從前的我.沒有那個美國時間~只有旅行去「有美國時間」的地方.尋找!🌱

    【現代媽難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