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兒子第一次報考 SAT,本來想在網路上找相關考場經驗來看,但今年剛好碰上 SAT的考試改革成新版,而之前只有三月和五月兩場考生,所以網路上沒什麼新版的考場實戰資訊分享。今天兒子自己考了一場、走過一回,所以就決定花些時間寫下來,幫助大家了解這個過程~
之前聽說 SAT考試在六月、十月、十一月是最多學生報名的(一年總共有七次:三月、五月、六月、八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我記取了朋友的教訓~“曾為孩子報名報得晚,然後客滿只好報到羅德島州去,一早五點開車殺下去”,所以當兒子一決定要考六月的,我們就開始密集注意何時開始報名,結果在二月初報上了六月一日的 SAT考試。我們這個城市的公立高中就只有一所開放報名 SAT,而其它城市的學生也可來報名,所以更快就額滿了(從開始報名到額滿約一個半月~兩個月,尤其在三月考試放榜的那一天立馬有很多考不好的 Junior學生來報六月場)。
SAT為了預防做弊而改革成新版,一律都改線上考試~
除了考試時每位學生電腦跳出來的題目順序都不相同,而且第一階段的數學題目的數字會不同,第一階段的英文題目也會有些是完全不同的;而兩者到了第二階段,連每位學生分到的題型都有很大不同(若學生第一階段得分高,第二階段出現的題目會較難)。SAT已有快一百年歷史,累積了大量題庫(考完後題目是不准外洩的,官方只公布幾次的考卷讓學生練習),而且個別題目已在不同考場組合、出現多次,所以對於每題的難易與應得分數的統計數字趨於客觀。儘管有分析者認為某些月份的考試題目經常比較難、而某些月份的考試經常是較簡單,但依照這「愈難的題目得分愈高」的規則下,SAT的目標是「在同一學生沒有繼續加強準備SAT的情況下,假設一年連報七次考試,這七次的分數都會是相近的(二十分之內)」。所以即使遇上比較簡單題目的場次,差別應該也只在於“考時自我感覺較好”而已。
新版的改變還有~考試時間縮短成 2h 14m(之前不含作文要 3小時整)。
考試前幾天,需要上線comfirm,然後把這Admission Ticket印出來,有的考場當天會掃這上面的 QR code。
另外,考試前還要準備好:Photo ID,電腦(充電器),計算機,筆,水。
通知上寫 7:45AM 到,我們當天提早了十五分鐘就抵達(因為兒子的電腦電池差,用沒兩個小時就沒電了,所以需要事先與監考人員請求幫忙安排在插座旁的座位),沒想到乍到停車場看到的景象~門口已經排了約四十個學生。。。所以兒子也趕緊跳下車去排隊,改變了本來想待在車上的計劃。
到了 7:50 AM,人數大致都到齊了,目測約有300~400個學生。除了正常的那支隊伍排得好長好長以外,還有一些不守規矩的孩子們另闢一條short cut短隊。八點整老師才把門打開讓學生們進入學校,學生所屬哪個教室的list,貼在牆上成一排,學生們伸長了脖子自己找,找到的才離開去找教室。大廳共用了二十分鐘才把所有的隊伍消化完,終於淨空。
每個教室裡約有三十個學生,有大致5~10個插座,早進教室的自己選座位。監考人員(應該都是老師們)檢查Photo ID然後手動勾選考生到場紀錄(這學校沒掃QR code),接著講解規則。
從約八點半起可以個別開始,每個學生自己按電腦上的“Start”鍵,想要冥想深呼吸、晚幾分鐘再按開始也沒問題。一旦按開始就是144分鐘不停地計時直到結束(分五個階段:32分鐘英文(1) +32分鐘英文(2)+10分鐘休息+35分鐘數學(1)+35分鐘數學(2)。若在一個階段裡提早做完題目還剩下些時間,可到走廊上伸展筋骨,但如果沒能準時坐回來,app 是直接跳下一階段的新題目然後繼續計時不等你的)。
老師根本沒在監考,還戴上耳機咧,不過除非是槍手能矇過照片檢查,否則真的很難作弊吧(每個學生電腦裡的 SAT app下載時就登記了自己的名字(考試時名字會顯示在電腦上),然後在座位上要輸入每個教室的獨特密碼,輸入錯誤則無法開啟題目。教室的安排並非以姓名順序,所以不能預測會和誰同一間, 自然無法事先安排和誰作弊。除非就那麼剛好要幫你作弊的人恰恰與你分到同一個教室,你們在還沒進門前就互換了電腦,然後監考人員又懶惰沒核對每個人電腦上的名字)。。。
約 10:50 AM結束。
六月十四號(13天後的星期五)早上八點會放榜,考不好的就會立馬報八月場。
兒子說這次考試的英文和數學的第一部分都極為簡單,但是兩者的第二部份都極難(比他之前做的官方練習都難)。
回來看學長們在社交媒體上說:他們一致認為這次考試比三月的簡單(依照上面解釋的計分規則,你覺得會是~全體成績這次都會忽飛沖天?還是只有考完感覺良好、而放榜後感覺就不那麼好了?)。
P.S. SAT Admission Ticket
PPS. 新版SAT分數算法:(下方圖表一的數值只是針對此範例考試,每次實際考試中原始分所對應之等級分,都會因其場次的總體難易度事先全面調高或調低。像這次六月考試的全面的等級分就會比三月的低,因為大家都說這次比三月的簡單)
假如考生在這次SAT考試中,數學一共做對54題,閱讀部分做對40題,語法部分做對41題,總得分是?
先看數學部分:原始分為54(答對54題),對應到下圖一的等級分是38,接著對應到下圖二的最終分是720~800。(分到這場次裡愈難題目的學生分數在這範圍中的愈高值)。
然後看閱讀+文法部分:
閱讀原始分為40(答對40題),對應下圖一的等級分是33。
文法原始分為41(做對41題),對應下圖一的等級分是37。
閱讀+文法這一大塊的等級分相加是70,對應下圖三的最終分是660~740。(分到這場次裡愈難題目的學生分數在這範圍中的愈高值)。
如此一來,考生的成績1380~1540就出來了。若兩考生做對的題數都相同,某甲拿到全都是最簡單的題目則得分是1380,某乙拿到全都是最難的題目則得分是1540,兩者可差到160分。
這是為什麼一個學生的最佳結果是:數學和英文的第一部份做到幾乎全對,然後兩者第二部份都拿到最難題,如此一來這學生至少先保有了滿分1600分的權利(所以若聽到孩子回來說~第一部份好簡單可是第二部份很難~可能就在正確的路上)。因為若數學和英文第一部份沒拿到最高分,就已抵定兩者的第二部份的最高分值會被壓低,因為會拿到較簡單的題目。以最極端的舉例,若拿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份全都是最簡單的題目,即使全做對的最高分值也只有760 + 760 = 1520分(分數只會比這更低,因為第一部份已有做錯許多,第二部份才會分到最簡單的題目)。所以若一個學生明明實力很強,即使拿到最難題也有機會做出,卻因第一部份粗心看錯數字或加錯或點錯答案,那麼他的第二部份在還沒開始做之前就已註定會先吃一些虧。
PPPS. SAT一年考七次,該報哪一場?
3月~有制定寒假備考計畫的學生,會報名這一場。
5月~5月份同時面臨AP考試,大部分學生無法做到SAT和AP兼顧,但由於AP每年只考一次,所以一般會做出讓步,優先備考AP, SAT延後再考。所以5月份SAT考位是最寬裕的,非AP的考生可以考慮報考。
6月~考生剛考完AP,同時還要準備期末考(GPA也不能失分),SAT備考時間不足。此次的考位也較鬆,有些3月沒考滿意的學生會加報這一場(非首次)。
8月~大部分學生暑假經過充分的備考,出高分的學生較多,也是考生比較多的場次之一。囑咐升十二年級的學生~考試機會越來越少,因此做好暑期備考很有必要,能早出分就不要拖到最後。
10月~學生剛開學要適應,也開始寫作大學申請文書,任務重,通常無太多心力準備SAT,有良好規劃的學生都是把10月當作最後加考(而非首次)。如果拖到10月後還沒出分,考生就會面臨很大的急迫壓力。這也是考生最多的場次之一。
11月~這是ED最後一次出分機會。雖然11月1號ED申請截止,但11月2號的SAT成績依然可以補交,所以一些不甘心的申請者,會11月份再衝一次。但事實上這次能達到目標分的學生相當少,因為大學申請截止前,有大量的文書、活動清單要完成,幾乎不可能騰出時間備考SAT,僅靠運氣。
12月~一年中最後一場考試,也是RD申請最後一次出分機會(這時候ED還沒出結果,RD申請也快截止了)。考生在最後衝刺RD申請文書的同時還需要準備SAT,太挑戰。
十一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11月、12月做首考,考位較寬鬆。然後根據出分結果,制定寒假備考計畫,3月再考。
PPPPS.
SAT有一個很大的總題庫,裏面有各種難度考試題目,會按照每個題目的題型、知識點、難度、區分度等信息把這些題目組合成N個小的題庫分區(為了保證每次換庫成績的可比性,SAT需確認每個小分區的題目數量、知識點分佈、難度分佈等等,都差不多)。每次考試,都是從大題庫里抽出一個不同的小分區來考,比如若上一次考試是A5+B7(第二階段的易)或C2(第二階段的難) 區的題目,下一次考試就會換到 A8+B1或C4 區之類的。A區至少有35個小區,以確保五年內的考試不會有一題重覆,五年後A區打散重新分35個小區(這35的數字只是我用來舉例,實際可能更多),B、C區也是一樣的。每年都會加入一些新的題目到大題庫,也都會從中淘汰一些題目,Collegeboard賣的那本書官方指南The Official SAT中的題目就是從大題庫淘汰出來的。
市面上參考書如Princeton(補習班也一樣),會派人次次去考,回來以後把大家記起來的問題收集起來,分類整理,慢慢就形成了這些參考書自己的題庫(把題目裡的名詞和數字換掉,避免被SAT逮到証據提告)。但是SAT從2023年開始改革成上線機考,而且題目型態與舊版不同,這些參考書商要收集到足夠的題目沒有個四、五年很難有點形狀,而且算分計分時也不會有正確的指數去計乘,導致學生做這些書商的模擬試題出來的分數與實考會有極大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我有買新版Princeton參考書,最後卻沒讓兒子做的原因。
未來五年這些市面參考書的唯一價值,是複習時更多地發現自己知識點漏洞,查漏補缺,更加正確地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使硬實力得以進步。如果備考時間不充足也沒必要非看不可。
推薦閱讀:
【美國公校數學崩壞:挽救孩子數學要靠家長自己】
【美國新興的AI高中:課程全面融入AI教學將帶來的傷害】
【阻礙成功的特質, α世代的小孩全有了】
其它文章:
【挑小提琴,我只看音質!其餘免談】
【當孩子讀完原文哈利波特全集,其英文詞彙量、藍思值、SAT及托福的掌握度】
【角膜塑形片 又稱OK鏡,真能減少孩子的近視加深速率?!兒子親身經驗】
【孩子的英文從落後到超越白人同學】
【盲打~一學會,即刻起受益至終生,孩子幾歲適合學?】
【今日美國明日台灣,108課綱不會降低升學壓力,只是轉換軍備競賽項目罷了!】
【男孩子肩膀幾歲開始變寬】
密碼文章: